@法律法规办理涉嫌泄露国家秘密案件的机关需要对有关事项是否属于国家
法律法规
办理涉嫌泄露国家秘密案件的机关需要对有关事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进行鉴定。以下是相关法规及解读: **一、相关法规** 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和《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办理涉嫌泄露国家秘密案件的机关,在对有关事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以及属于何种密级进行鉴定时,应遵守一定程序。 1. **鉴定主体**:中央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管理或者指导本系统的保密工作,可以鉴定本系统或者本机关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以上地方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管理本行政区域的保密工作,可以鉴定本行政区域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 2. **鉴定程序**:在案件调查过程中,需要对有关事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以及属于何种密级进行鉴定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其指定的鉴定机构鉴定。这里的“有关主管部门”包括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中央国家机关保密工作机构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二、解读** 1. **鉴定主体的确定**:根据法规,不同层级的机关具有不同的鉴定权限。中央国家机关和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以上地方机关可以分别在其职权范围内进行鉴定。 2. **鉴定程序的执行**:在案件调查过程中,如需对有关事项进行鉴定,应由指定的主管部门或鉴定机构进行。这确保了鉴定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三、注意事项** 在办理涉嫌泄露国家秘密案件时,机关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规定,确保鉴定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同时,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应依法予以保密,防止泄露。 您是否还想了解关于国家秘密鉴定的更多内容,或者有其他相关问题需要解答?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