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涉密人员在脱密期内出境的问题,应当按照以下规定办理:
### 一、基本原则
涉密人员在脱密期内原则上不得因私出国(境)。这是因为涉密人员知悉国家秘密,其出国(境)可能会对国家安全造成潜在威胁或损害国家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相关规定,涉密人员在脱密期内应当履行保密义务,且出境应当经过有关部门批准。
### 二、脱密期时长
* **核心涉密人员**:脱密期为3至5年。
* **重要涉密人员**:脱密期为2至3年。
* **一般涉密人员**:脱密期为1至2年。
在此期间,涉密人员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出境。
### 三、特殊情况下的审批流程
若涉密人员确因工作需要或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在脱密期内出国(境),应严格履行以下审批手续:
1. **个人申请**:涉密人员应提前向所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说明出国(境)的理由、时间、地点等。
2. **单位审查**:涉密人员所在部门应对其申请进行初审,并报上级保密工作部门审批。
* 涉密人员因公出国(境):由机关、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和保密工作机构提出意见,按照人事行政隶属关系、干部管理权限和外事审批权限审批。
* 涉密人员因私出国(境):填写《涉密人员因私出国(境)审批表》,由涉密人员所在部门初审,本机关、本单位保密工作机构提出出国(境)审查意见,报组织人事部门审批。不属于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企业、事业单位的涉密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提出出国(境)审查意见,向属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年底集中将本单位涉密人员出国(境)情况向属地地市级及以上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报备。
3. **审批与证件管理**:经批准后,涉密人员方可办理出国(境)手续。已申办出入境证件的涉密人员,应将其出入境证件交由本机关、本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外事管理部门)集中登记保管,并在回国后于规定时间内交回。
### 四、行前保密提醒与国(境)外保密管理
1. **行前保密提醒**:涉密人员经批准出国(境)的,机关、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外事管理部门)应当对其进行行前保密提醒谈话,并认真做好记录。
2. **国(境)外保密管理**:涉密人员在境外期间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并强化在外保密管理措施,做好应急预案。
### 五、返回报告
涉密人员出国(境)返回后,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向所在机关、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外事管理部门)和保密工作机构报告在国(境)外期间的相关情况。机关、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应当组织填写《涉密人员出国(境)报告记录表》,发现可疑情况的,应及时向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报告。
### 六、违反规定的后果
如果涉密人员在脱密期内未经批准擅自出国(境),或者违反保密规定泄露国家秘密,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等后果。
综上所述,涉密人员在脱密期内出境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保密规定,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进一步了解,请及时咨询保密部门或专业律师。